有一天,我(李承憲)正在騎馬,結果不知為何,奔跑的馬兒突然來了一個急停,結果,猝不及防的我就從馬背上摔了下來,身體自然受了重傷,而根據醫(yī)生的診斷,我至少需要臥床休息一個月。
在過去的30年當中,我的身體一直都很健康,并且一直積極參加各種鍛煉活動,與此同時,我也一直都在幫助他人治療他們的身體創(chuàng)傷或疾病,鑒于此,我決心開始采取“自救行動”,做自己的主治醫(yī)生。一方面,我充分尊重醫(yī)生的治療意見及其臥床休息的建議,另一方面,當醫(yī)生離開之后,我便立刻開始琢磨康復計劃,思考著如何才能移動我的身體。盡管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一絲一毫的身體移動都會產生錐心刺骨的疼痛,但是我還是忍痛堅持著自己的康復計劃。我從加深呼吸力度開始,慢慢地,一點一點地擴大自己移動的范圍。就在事故發(fā)生后的第二天,我已經能夠勉強站著走幾步了。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當中,就在我努力地執(zhí)行自己的康復計劃,讓受傷的身體重新煥發(fā)生機的同時,養(yǎng)生走路法的念頭開始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當中。
因為身體受了傷,所以我不得不放慢行進的速度,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有機會用不同于之前的方法來觀察自己的身體。就在我邁出腳步的同時.我注意到自己走路的姿勢和身體的角度已經發(fā)生了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已經從一個自信的年輕人變成了一位“老人”,而走路時原本挺得筆直的上半身也隨之開始向后歪,頭也微微后傾,于是,整個身體的重量全都壓在了我的腳后跟上。
當我向其他人抱怨自己身體的這些變化時,他們聽完之后并沒有太大的反應,只是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那是當然啦,你變老了嘛。”
然而,我卻不能接受這種失敗主義者式的觀點。畢竟,這實在是有悖于我在過去26年當中向學生們傳授的知識和觀點。“我的身體并不是我,它屬于我。”我告訴他們,并且讓他們這樣告訴自己。然而,不管怎樣,從目前的情形來看,我的身體已經取代“我”,成為那個發(fā)號施令的主人。我從來沒有對自己乃至自己的身體說過“好吧,既然你現(xiàn)在已經老了,那就開始像老人一樣走路吧”之類的話,可是,無論如何,該發(fā)生的已經發(fā)生了,一切已經成為了事實。從本質上來說,之所以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其根源就在于我默許了它的發(fā)生。現(xiàn)在就是我重新回到駕駛員的位置上,重掌方向盤的時候了!
意識到了這一點之后,我便下定決心,不僅要讓身體從這次事故的傷害中康復過來,還要改正我之前養(yǎng)成的那些不良習慣。走路的時候,我會密切關注身體傾斜的角度和走路的姿勢。我下定決心要將決定如何變老以及何時變老的權力緊緊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對我而言,“變老”并不一定會按照大多數人所設想的那樣,在某個時刻不請自來。
走路時,每邁出一步,我都會很仔細地觀察自己的身體,同時用心去感受身體處于不同姿勢時候的感覺。與此同時,我還細心地觀察身邊的人是如何走路的。我發(fā)現(xiàn),通常情況下,年輕人和老人的走路方式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當我讓學生們對自己的走路方式做出細微的調整之后,他們身體各部位的配合竟然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觀。通過走路時將身體稍稍前傾,把身體的重量壓在腳掌而不是腳后跟上,實驗者就能輕松地解決存在于膝蓋、髖關節(jié)以及骨盆各處的身體疾病。
因此,我發(fā)現(xiàn),要想讓自己重新體驗年輕的感覺,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改變自己的走路方式開始一一采用年輕人的走路姿勢。騎馬事故發(fā)生后沒多久,我便不得不開始新一輪的巡回演講。這時候,因受傷而造成的脊椎的傷痛感依然很劇烈,可是我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實踐之前剛剛開發(fā)的走路養(yǎng)生法。借助于多年來我所學到的醫(yī)學及養(yǎng)生知識,我刻意地調整了自己的姿勢,從而使得體內的能量能夠更加通暢地流動。5個月之后,這種走路方法已經成為了我的生活習慣之一。
終于,我褥次體會到了年輕的感覺,我感到自己的身體里充溢著旺盛的活力和能量。我感到自己的身體變輕了,動作也變快了,更令人感到高興的是.我已經幾乎感覺不到后背的傷痛了。我發(fā)現(xiàn),原來走路也可以為我?guī)頍o數的樂趣,于是,我開始尋找各種走路的機會,盡可能地增加自己走路的頻率和時間。這種走路的方式不僅使我的身體回復到了之前的健康狀態(tài),而且還讓我感覺自己比事故發(fā)生時年輕了十歲。因為我覺得這種走路的方式能夠為我的身體注入年輕的活力和能量,所以我把這種走路的方法稱之為養(yǎng)生走路法,當然,你也可以粗略地將其理解為能讓你長壽的走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