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對待抗生素,媽媽們有兩種常見的極端態(tài)度:一種認為抗生素是感冒發(fā)燒的特效藥,凡遇寶寶發(fā)燒,必要主動要求使用抗生素。另一種視抗生素為洪水猛獸,無論寶寶的病情如何,對抗生素堅決予以抵制。其實,抗生素既不是萬能神藥,也不是洪水猛獸,只有在對癥使用的前提下,才能發(fā)揮最積極的治療作用,為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
要做到正確使用抗生素,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抗生素究竟是一類怎樣的藥物,對哪些疾病最有效。抗生素以前被稱為抗菌素,是抗菌消炎藥中最大的一類。它不僅能殺滅細菌而且對霉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殺滅作用。由此不難看出,用抗生素治病主要針對的是細菌感染引發(fā)的疾病。假若用抗生素去治療病毒性感冒就是一種對抗生素的濫用,不但無助于疾病的康復,還會給寶寶身體帶來額外的傷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抗生素還有哪些誤解,究竟該怎樣做到正確使用抗生素呢?
常見抗生素使用誤區(qū)
抗生素就是消炎藥
引發(fā)炎癥的原因多種多樣,細菌可以引發(fā)炎癥,病毒也可以??股刂粚毦鸬难装Y有效,而對局部軟組織淤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癥無效。
抗生素消炎,并不是直接針對炎癥發(fā)揮作用,而是通過殺滅引起炎癥的微生物來緩解癥狀。如果消炎時不加辨癥,魯莽地把抗生素和消炎藥畫上等號。寶寶稍有炎癥癥狀,就急忙吃抗生素壓一壓,很可能不但無法治愈疾病,還會給寶寶身體帶來傷害。因為人體內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濫用抗生素治療無菌性炎癥,抗生素進入人體后將會壓制和殺滅人體內的有益菌群,引起菌群失調,導致寶寶抵抗力下降,反而不利于對疾病的抵抗。
越貴的抗生素治療疾病的效果越好
價格高低不是衡量抗生素藥效好壞的標準,抗生素使用最好做到因人、因病,個性化給藥。
首先媽媽需要明確一點,不是所有抗生素對所有細菌感染都有很好的療效。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不同抗生素對不同細菌的殺滅或抑制作用也會有側重。比如價格低廉的紅霉素對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療效很好,而價格昂貴的三代頭孢菌素對付這些疾病反而不如紅霉素有效。
另外,即使面對兩種或多種抗生素都對該種疾病有效時,也建議優(yōu)先給寶寶選擇初級抗生素,這樣一旦初級抗生素的療效不夠理想,或是寶寶對其產生抗藥性,還有升級更高級抗生素的余地。
抗生素是治療感冒的特效藥
病毒和細菌都可能引起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引起的感冒有效。而事實上,80%的感冒都屬于病毒性感冒,抗生素對它是無能為力的。
寶寶感冒時,很多媽媽習慣自己用復方感冒藥搭配一點消炎藥(抗生素)給寶寶自行治療。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寶寶是病毒性感冒,吃抗生素不但對治療沒有幫助,還會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等寶寶哪天真的感染了細菌,抗生素的藥效反而不那么理想了,導致疾病越來越難治。
一種抗生素不管用,要馬上換另一種
任何藥物起效都需要一個過程,一般使用抗生素3天,癥狀沒有明顯緩解,或持續(xù)加重,才會考慮更換。
很多媽媽很心急,認為抗生素應該一用就見好。常常會發(fā)出:“怎么輸著抗生素,孩子還燒???”這樣的疑問。其實,抗生素起效需要一定的周期,不會立竿見影,一般2天左右才會顯現效果。另外,抗生素療效好壞受很多因素影響,給藥途徑不當或是寶寶全身免疫功能狀態(tài)等因素也會影響抗生素療效。并不一定是藥物本身不起作用。頻繁更換藥物會導致產生多種藥物的抗藥性,甚至引發(fā)更嚴重的疾病。
幾種抗生素一塊吃,病好得快
聯(lián)合使用抗生素會增加不合理用藥因素,甚至產生毒副作用。
不合理的聯(lián)合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增加療效,反而可能降低療效,而且容易產生一些毒副作用和細菌對藥物的耐藥性。聯(lián)合用藥種類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就越高。一般來說,能用一種抗生素解決的問題,最好避免聯(lián)合使用。
不燒了就可以停藥了
擅自停藥有可能導致病情反復。
有些媽媽認為抗生素不好,希望盡可能減少抗生素使用,一看到寶寶病情好轉,就擅自給寶寶停藥。事實上,抗生素治療是有周期性的,應該在醫(yī)生指導下服夠必須的周期。不發(fā)燒了,并不代表體內的細菌完全被消滅,擅自停藥,無法掃清殘余細菌,很可能導致病情反復。
寶寶服藥劑量是成人劑量減半
使用抗生素劑量必須科學,否則可能會引起嚴重副反應。
抗生素的使用劑量通常需要醫(yī)生根據寶寶的病情、體重和體表面積計算得出。媽媽不要擅自給寶寶服用抗生素。一旦服用過量,反而會對寶寶身體造成傷害。藥量越大病好得越快的觀點也是錯誤的。
抗生素可以用來預防感冒
抗生素沒有預防作用。
抗生素是用于抑制和殺滅細菌或霉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其它致病微生物的,并不具有預防疾病的作用。相反,長期使用抗生素還會引起細菌耐藥等不良后果。
輸液比口服抗生素更好
當寶寶病情并不是特別嚴重的時候,媽媽未必一定要追求“藥到病除”。
輸液由于藥物直接入血,不需要經過口服后消化吸收的過程,藥效發(fā)揮的速度的確比口服要快。但是,當寶寶病情并不是特別嚴重的時候,媽媽未必一定要追求“藥到病除”的效果。有研究表明,針對中耳炎等細菌感染,過早使用抗生素反而容易導致病情復發(fā)。這是因為寶寶遭遇細菌感染時,機體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形成抗體。過早使用抗生素抑制病情,沒有給機體形成抗體的時間,這樣機體對下一次該種細菌的侵襲依然沒有防御能力。所以,對于沒有使用過抗生素,且病情不很嚴重的寶寶,醫(yī)生仍然建議從口服抗生素開始。
關于抗生素,媽媽還關心
什么是“廣譜抗生素”?
廣譜抗生素是相對窄譜抗生素而言的。所謂“譜”就是范圍的大小,相對來說有針對性的窄譜類抗生素更安全,更實用。如果明確了解致病微生物,最好在醫(yī)生指導下先從窄譜抗生素用起。但如果寶寶出現全身癥狀,又難以明確病原微生物時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偟膩碚f,抗生素使用的原則是能用窄譜就不用廣譜。
白細胞高就一定要吃抗生素嗎?
借助血常規(guī)判斷寶寶是否是細菌感染,是一種推測性診斷。通常細菌感染引起白細胞增高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并不排除某些病毒感染,比如川崎病也有引發(fā)白細胞增高的可能。醫(yī)生借助血常規(guī)結果,和對寶寶癥狀的綜合分析,對病情做出推斷,如果細菌感染的幾率很大,就會建議寶寶服用抗生素,但這其中不排除有一定程度的誤差存在。因此,媽媽也不能一味憑借寶寶的血常規(guī)報告,就做出是否使用抗生素的決定,血常規(guī)在判斷寶寶病情的過程中,只是一個參考。寶寶服用抗生素3天,病情仍無明顯好轉,仍高熱不退的話,就要及時再次就診。
如何應對抗生素副作用?
胃腸道反應:非常嚴重的胃腸道反應,醫(yī)生可能會視情況選擇給寶寶停藥。如果僅僅是輕微的惡心、嘔吐或腹瀉,媽媽可以在服藥前稍微讓寶寶吃些東西,也可在兩次藥之間給寶寶服用一些益生菌。
皮疹:寶寶服用抗生素后如果出現皮疹,可能是對藥物的過敏反應。但也不能排除是疾病本身引起的癥狀。媽媽一般很難自行判斷,為最大限度避免延誤病情,最好能及時帶寶寶去醫(yī)院就診。
Tips:C反應蛋白檢查是什么?
很多媽媽發(fā)現,醫(yī)生在給寶寶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的同時,往往會進行一種叫做“C反應蛋白”的檢查。這種檢查是做什么用的呢?人類C反應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在感染和組織損傷時血漿濃度快速、急劇升高的主要的急性期蛋白。在各種急性炎癥、組織損傷等疾病發(fā)作后數小時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長之勢。病變好轉時,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與感染的程度呈正相關??蓭椭t(yī)生判斷寶寶感染的嚴重程度。在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的基礎上,進行C反應蛋白檢查是有意義的。
欲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和寶貝》雜志2013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