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總拿孩子與別人比

  一封媽媽來信

  如何才能讓孩子和別人一樣優(yōu)秀?

  我是一位3歲男孩的媽媽。平時由于工作很忙,孩子周一到周五都是在爺爺奶奶家住的,雙休日接回來。我現(xiàn)在非常糾結的是,也許不是自己帶的緣故,孩子有很多方面不如人,比如同事的女兒和我們差不多大,畫得很好,樹、草、太陽,都畫得很像,但是我們家的只會亂涂;隔壁家的小男孩比我們大一個月,會背很多唐詩,26個英文字母都認得,但我們家連英文是什么都不知道。我怕再這樣下去,會真的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雙休日的時候,我就對孩子多加培養(yǎng),如和他一起畫畫、教他背詩,可他一點都不愿意,根本靜不下來。我常對他說:“你看,XXX和你一樣大,已經會很多首詩了,難道你都不想學嗎?”他不以為然地說:“不想。”我真拿他沒辦法。有時,同事的女兒來,我常對兒子說:“你看人家小姐姐多能干,你要向她好好學習啊。”結果,他更鬧,一會兒打翻凳子、一會兒扔玩具。我真的很頭疼,我很希望他能像同事的女兒、隔壁的男孩那樣愛學習,聽大人話,我該怎么做呢?

  出場專家 練麗丹

  中華家庭教育網親子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中華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專家解讀

  從您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您對孩子的期望,希望他也像別的孩子一樣優(yōu)秀甚至更優(yōu)秀,于是您一直在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結果是越比自己心理越失衡、越難受,而且孩子也并沒有因為您的教育而如你所愿,甚至強烈地抗拒、抵觸,這讓您更加焦慮、心煩。其實,望子成龍并沒有錯,但在我看來,您的期望實在是太迫切了,這種迫切已讓您失去了平常心,打亂了孩子的成長節(jié)奏,也影響了您的正常生活。

  總拿孩子和人比,是否有自己未解心結?

  從這封信中我們無法得知您個人的情況,只看到了您對孩子迫切的期望,以及孩子沒有如您所愿成長時的焦慮。只是,我很想問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您總是忍不住拿孩子與人比?

  我不禁想問:您是否也對自己目前的狀況或生活不滿意?是否也曾陷入過“以他人為參照,結果越比越受挫”的經歷?以期通過孩子對其他同齡人的追趕或超越來扭轉自己這種“挫敗”的心理?

  我不禁又想猜測:抑或者,您沒有對自己不滿意,甚至還常得到他人的贊美,所以您希望孩子也能一樣“優(yōu)秀”,當發(fā)現(xiàn)他有很多地方“落后于人”的時候,您很難接受。

  當然,真實的情況,不得而知。因為,這封信給到我們的信息并不是很多。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猜測,是因為人作為一種“經驗性動物”,無論做事還是與人相處,其方式的選擇,常常是經驗習得的結果,育兒也是一樣。

  我們和孩子的溝通、對他們的期盼,甚至和他們進行互動的模式,常常會受到原生家庭、成長經歷,甚至工作環(huán)境等等的影響。所以,在教養(yǎng)孩子的同時,常常會折射出自己的一些心理需求。

  其實,當一個人總是拿自己或者家人去與周圍人做比較時,本身就隱含了自身的“不安全感”,甚至是“不自信”。因為“不確定”“不安全”“不自信”,所以才會時常關注周圍的人,觀察他們都達到“哪一步”了,以期通過比較獲得“我不差”或者“我更好”的心理滿足感。

  所以,在談論孩子之前,我們還是先靜下心來,閉上眼睛,捫心自問:我們?yōu)槭裁磿⒆佑腥绱似惹械钠谕?為什么一定要求孩子像別人家孩子一樣優(yōu)秀?這其中是否有自己未解的心結?

  放下包袱,享受陪伴成長的快樂

  如果您愿意先撇開孩子,認真反思自己,先從自身探索原因,本身就是很大的進步,所以,我的建議是,我們先從第一條做起——把自己和孩子分開

  紀伯倫的詩說得好:“你們的孩子并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求的兒女/他們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因你們而來/盡管他們在你們身邊,卻并不屬于你們。”是的,孩子并不屬于我們,不要把孩子和你自己捆綁到一起,要分清是不是把自己的愿望轉嫁給了孩子,是不是想通過孩子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面子。在這方面,要把自己和孩子剝離,不要讓孩子背著我們的包袱前行,而應在我們的教育下,努力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知識不如教能力

  在我看來,您更注重的是知識而不是能力。雖然能力是在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的,但學知識同樣需要能力來支撐,因為能力是工具。如果知識是水,能力就是杯子,杯子大小決定盛水的多少。所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比學多少知識更重要,比如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語言表達力、思維能力等。既然能力更重要,為什么一定要選擇背唐詩宋詞、英語ABC、會琴棋詩畫等呢?只要能夠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何不讓自己的思維開闊一點,用心觀察,捕捉孩子的閃光點,從孩子感興趣的地方或愿意堅持的地方去突破呢?

  別拿孩子與他人攀比

  孩子對你拿他與別人攀比的反感和抵觸就是對你的“警告”。因為攀比最容易展示孩子的弱點和不足,要記住,每一次的攀比就是在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為了避免受傷,會懼怕、躲開這些你所提及的事情。真想讓孩子進步,就拿孩子的今天和昨天比,只要有一點微小進步都要放大表揚、贊賞。

  珍惜親子時間,輕松陪伴孩子

  如果和孩子相處的機會只有周末的話,就珍惜陪孩子一起玩的機會吧,在玩中學知識、鍛煉能力,而不是利用寶貴時間坐下來去計劃地學什么。對于孩子,除了學習,他們更需要享受親情和愛。

  況且,學齡前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好好享受童年成長的快樂,而不是去超前學習那些今后學校里會教的“知識”。家庭教育應該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教一些學校不會教的內容,而不應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重復。

  有調查顯示,那些曾經連續(xù)跳級的“天才少年”在早期的確顯示出諸多超越同齡人的方面,但是成年后并沒有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業(yè)來;并且在40歲之后,與同齡人相比,他們再無任何過人之處。而為了趕超同齡人,他們所損失的童年美好時光,卻是再也彌補不了了。

育兒網廣播

《時尚育兒》雜志介紹

《時尚育兒》,以“面對面交流、手把手教”為編輯特色,提供新手媽媽必需的育兒知識,是國內最時尚、最科學、最互動的育兒雜志。最科學:《時尚育兒》獲得了權威的醫(yī)療、教育機構和專家學者的支持和指導,向讀者提供全面科學的孕產、醫(yī)護、營養(yǎng)、早教、消費等方面的知識與建議。最互動:圍繞讀者最關注、最普遍的問題,依托《時尚育兒》官方網站數(shù)萬會員,無論任何調查、征集,都能迅速得到回應,這使得《時尚育兒》能夠給予讀者第一手的、最具實戰(zhàn)性和可操作性的育兒經驗。最時尚:《時尚育兒》積極聯(lián)絡海外媽媽、學者、研究機構,以國際化的前沿視角,提供新銳的育兒知識和國際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