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合肥市人,今年28歲。1歲半因高燒打針導致耳聾。1983年進入合肥市聾啞學校讀小學。1997年,劉明明考上長春大學特教學院工藝美術專業(yè)。2002年,他被康復中心聘用為雙語手語教師。
記者:經過高等教育后再來教聾啞小朋友,是不是覺得自己有些“屈就”?
劉明明:聾啞人就業(yè)非常困難。像我在這之前,也曾經到過兩家公司從事美術設計工作,但時間都不太長。可能是受我當小學教師的母親影響,我一直想當一名教師。偶然的機會,聽到這里招特教老師就過來了
記者:教育這些極重度聾兒,你覺得吃力嗎?
劉明明:不吃力,我覺得很開心。因為都是聾人,可以用我們的語言交流。
記者:通常,人們鼓勵聾孩子去聽,試圖用正常人的語言方式教育他們??祻椭行膮s嘗試讓你教孩子們手語,是出于一種什么樣的想法?手語教學究竟有什么優(yōu)點?
劉明明:正常人總是希望聾孩子能夠像正常孩子一樣去聽、去發(fā)聲。但他們不知道,這樣做對于一個聾孩子有多么困難,特別是重度聾兒。做為一名聾啞人,我深刻地體會到手語的快樂和重要。手語有助于聾兒對知識的理解,發(fā)展聾兒智力。手語教學的形式比較多樣,有手語游戲、手語圖畫搭配、手語表示圖象、用手語和漢語交流等等。一般說來,聾孩子的視覺靈敏度比較強,我便努力讓聾兒通過欣賞圖片、輔助手勢講故事,以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
記者:當“孩子王”這么長時間了,感受如何?
劉明明:我剛進中心當教師那會,看到小朋友只知道玩、互相打架、手語太亂,自己和他們無法交流,當時就下決心,一定要教好他們。我沒有當教師的經驗,就用童年的感受教育他們,現(xiàn)在好多了。我的心愿是,如果有可能,就當一輩子教師。我只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理解和尊重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