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些媽媽不知道自己的寶寶在畫些什么,卻一味地要求寶寶畫些大人看得懂的東西,而忽略了寶寶自身的發(fā)展和需求,令寶寶在心靈上產(chǎn)生極大的挫敗感。你愿意做這樣的父母嗎?您了解兒童美術與孩子身心發(fā)展的關系嗎?想從繪畫中了解寶寶的需求與想法嗎?一起走進寶寶繽紛的繪畫世界吧!
孩子們天生就喜歡畫畫,因為繪畫是寶寶的另外一種語言,這種語言也可稱之為是孩子需求的表現(xiàn)。幼兒繪畫與其生理需求有很大的關系,小眼睛所看到的,心理想要的,嘴巴會說出來,筆下會畫出來。
涂鴉階段見端倪 培養(yǎng)自信第一步
3歲以前的孩子,其繪畫大多停留在“涂鴉”階段。媽咪也許不知,1歲半的寶寶由于需要觸摸及刺激感,會畫出點狀的圖案,??梢姷胶⒆游兆〔噬P,就往自己的手臂、嘴唇上畫,因而一些幼兒專家會告訴媽媽,此時多去觸摸寶寶的手臂、嘴唇等部位,孩子可籍此觸覺得到安全感。
1歲半到兩歲的孩子,繪畫發(fā)展從“點”狀逐步發(fā)展到“線”的階段,包括直線與橫線,也會有弧線狀態(tài)產(chǎn)生。通常此時是孩子產(chǎn)生自我狀態(tài)的階段,往往從觸覺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因而認知到自己與家人的存在,此時寶寶處于觸碰環(huán)境的階段,其所畫出來的線條,大多是“來回”線條,是學習自我控制的開始。
專家指出,孩子其“來回線條”的階段并不會維持太長的時間,放開手由他去,孩子會有自信感。隨著寶寶肢體活動逐漸發(fā)展,常??梢钥吹綄殞毾矚g趴在床上,讓小手臂在紙上畫圈圈,因此產(chǎn)生了許多弧度的線條。一般來說,這個時期的孩子,很難將封閉空間的線條銜接住,但是有些發(fā)展得較快的孩子,可以做得到。
兩種不同的 寶寶繪畫特質(zhì)
·“視覺型”的寶寶
所謂“視覺型”的寶寶,通常是以其眼睛所看到的景象為思考標準,這一類型的寶寶會無形中產(chǎn)生很多標準,此標準大多為父母所給予的標準,當其畫出來的圖象,受到許多“標準”的挫折之后,會使孩子喪失自信心,有些寶寶甚至會將完成的圖像劃掉、破壞掉,產(chǎn)生毀滅、報復的心理,因而延長其涂鴉期的階段,造成孩子直到大班甚至一年級時繪畫仍處于涂鴉階段。(一般的孩子,大約在中班以后,即脫離了涂鴉期的階段。)
·“觸覺型”的寶寶
“觸覺型”的寶寶,通常比較情緒化,屬于感覺性較強的孩子,往往是團體中老師無法控制、活潑好動的孩子,這類孩子繪畫以發(fā)泄情緒為目的,相對而言,不容易將線條封閉,常常出現(xiàn)直的、尖銳的報復型直線條;或是因其快樂心情無法平靜,而出現(xiàn)曲線型的線條。
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生活中“觸覺型”的寶寶往往會遭到否定,而“視覺型”的寶寶很少受到質(zhì)疑,常會受到種種保護,但相對地,其創(chuàng)意往往會受到阻礙。不論是“視覺型”孩子還是“觸覺型”孩子都有其優(yōu)、缺點,家長不必太過擔心,因為寶寶并不會只屬于“視覺型”或“觸覺型”,只不過是有一定的傾向性而已,父母應該依據(jù)寶寶的特質(zhì),耐心培育才是,讓寶寶快樂地在繪畫中成長、感受、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繪畫天分個個有
其實在專業(yè)繪畫老師的眼里,孩子與孩子之間并沒有天分的差別,只有孩子適不適合繪畫的問題。只要是有需求的孩子,都有繪畫的天分。至于適不適合繪畫,是與教育環(huán)境有很大的關系,讓寶寶對生活多一點感受,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繪畫環(huán)境與機會。
父母與寶寶分享畫畫時,尤其是需要一點技巧的,例如,不要一味地問寶寶:“你畫的這是狗嗎?”而是應該說:“哇!媽媽好笨啊,可以告訴我你畫的 是什么嗎?你教教媽媽嗎?”父母要盡量拿出時間與寶寶分享繪畫的樂趣,讓寶寶盡情地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與需求。此外,當寶寶不敢放開畫時,媽媽要及時鼓勵:“我記得你上次畫得很好啊••••••”??傊议L盡量不要過分要求孩子畫直每一條線等等,以免孩子無形中產(chǎn)生畫畫的標準,或是覺得自己沒有大人畫得好而產(chǎn)生挫敗感。讓孩子放開手腳,做最棒的“自己”,使寶寶具有非單向的邏輯思考能力,讓其想象力插上翅膀,盡情遨游。
有必要上美術班嗎
現(xiàn)在孩子生長的環(huán)境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過去以農(nóng)為主的年代,生活步調(diào)很慢,可以有很多時間與心情去體驗生活?,F(xiàn)在的孩子,很少有玩泥土、觀察大自然的環(huán)境,生活步調(diào)也非???。孩子習慣快速與現(xiàn)成的玩具與游戲,不再重視人文與自然的體會,自然缺乏了對生活產(chǎn)生的需求,也無形之中扼殺了孩子天生愛畫畫的能力。如果父母本身給予孩子一個有助于美術學習的環(huán)境,并不見得一定要送孩子到美術班學習,但團體兒童美術班可以讓孩子體驗團體創(chuàng)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