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諧音,就是指字的讀音相同或相似,而諧音法正是借助于讀音上的相同或相似,把生疏、零碎、散亂、孤立、枯燥、單調、晦澀、無意義的內容編成新奇、有趣的話語,或者有意義的話語,至少是語法連貫的語句,從而變得容易記憶。例如,馬克思誕辰是1818年5月5日,有人把它進行諧音處理為“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資產階級嗚嗚直哭”,這樣,馬克思的誕辰與其一生的主要建樹就聯(lián)系起來了,那些比較難記的年代、數字也就容易記憶了;再如,電功的公式W=Uit,可用諧音記做¨大不了,又挨踢”,而電流強度公式I=Q/t,可記為¨愛神丘比特”,等等。諧音法的實質是在以往經驗的支持和參與下,通過對內容的諧音處理,使原來那些不符合人的認知特點的信息單元,穿上了適宜的外衣,被賦予了新的結構和形式,變成了熟悉的,有聯(lián)系的,成塊的,有意義的,生動有趣的,容易接受的信息組塊,從而產生事半功倍的記憶效果。諧音是記憶的一種技巧和竅門,利用的好,可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枯燥為生動,給記憶帶來很大的方便。但是,這一方法的使用是有條件的,一般來講,適用于簡短,零散,無意義的材料,尤其適用于記數字材料,對于篇幅較長的內容,本身有實在意義和邏輯聯(lián)系的內容,或者本身就能比較容易記住,再費心思地采取諧音記憶,純屬畫蛇添足。總之,諧音記憶是一個個性化很強的方法,每個人都可以采取他所熟悉、擅長和常用的諧音字,只要自己用起來得心應手,所編撰的語句或小故事生動有趣,容易引起熟悉或新奇的聯(lián)想,方便記憶也容易回憶就行。另外,諧音是一個基本的方法,在實際中,它常常和其他的記憶方法配合起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