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與了解
一般人對亞斯伯格癥容易出現誤解,還有媒體夸大、扭曲的報導,常讓一些亞斯伯格癥者的行為被偏差化,像是他們是一群具有攻擊、暴力行為的人,不過這些都只是源自于極少數個案,甚至是一、兩則新聞所過度延伸出的放大事件。
亞斯伯格癥直至1981年才被醫(yī)學界正式提出,陳映雪主任指出,目前尚未有流行病學真正、且大規(guī)模的研究指出亞斯伯格癥和暴力有關,也沒有確切的犯罪研究指出患有亞斯伯格癥的人,究竟會有多少人出現暴力行為。而臺灣針對亞斯伯格癥,在近十年也才比較有相關研究。反倒是無根據的錯誤推論,不僅造成社會大眾的誤解,也會讓身為亞斯伯格癥者出現莫須有的恐慌,加深他們不被理解的情緒反應,因此社會大眾也要避免用不當標簽看待他們。
亞斯博格癥并不是精神病。
陪伴和教導
不過,多數家長關心亞斯伯格癥是否可以早期被發(fā)現,早期介入治療獲得改善?陳映雪主任表示:「我們不是那么樂觀,但行為的改善與社會理解成長絕對可以,不過要完全像正常人一樣確實是比較困難?!?/p>
特別是家長和社會大眾必須要有一個正確觀念,亞斯博格癥并不是精神病,是和自閉癥同屬于廣泛性發(fā)展障礙的一種,如果不確定孩子是否有亞斯伯格癥時,一定要就醫(yī)請專科醫(yī)師進行鑒別診斷,也不要羞于尋找外界的資源。
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許多的專家理論、書籍分析亞斯伯格癥的治療模式,但要記住,如果你家有個亞斯伯格癥的小孩,也請先調適好你自己,努力建立與找到最佳的支持網絡,包含特教、醫(yī)療、輔導、人際互動團體、或是親友等,因為亞斯伯格癥者的治療沒有一個結束的時間,隨著成長,仍需不停的教導。
現今的治療辦法主要以改善癥狀、提升互動技巧,改善情緒管理為目標,幼年實行為治療為主,青少年主以社交互動治療團體,加上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也會隨著年齡的成長、人際互動、生活需求不停轉換與復雜化,需要父母長期耐心的陪伴與治療、協(xié)助和指導。
歷史上的知名偉人如愛迪生、愛因斯坦、莫札克等都被研究指出可能擁有亞斯伯格癥特質,故事也告訴我們:父母的態(tài)度對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直接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家長的陪伴和教導,耐心誘導孩子學習,先試著了解孩子的想法,處理他的焦慮,才能進一步教導他的情緒和社交技巧,并且要清楚、溫和且堅持的與孩子們溝通,設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的界線,也不妨帶著孩子多接觸團體社交活動,或是參加家庭聚會,鼓勵家長小孩和其他小孩子接觸,或是和孩子一起討論有趣的事物、社會焦點等,提醒溝通技巧,以及觀察表情行為訊息,一些日常生活的示范與提醒推動孩子能力,幾乎不輸于臨床治療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