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兒吵架的原因及預(yù)防方法

本文Tag標簽:寶寶吵架??

  與朋友的關(guān)系活潑化的同時,隨之而來的就是永無休止的爭吵。

  2個3歲幼兒一起游戲時,如果沒有成人在一旁指導,作適當?shù)恼{(diào)節(jié),不出30分鐘,他們一定會發(fā)生爭吵、打架或拆伙,讓大人覺得他們彼此合不來。這種事將會每天重復地發(fā)生,令大人非常頭痛。

  以成人的眼光來看,這似乎是人際關(guān)系不和諧。是否有必要出面干涉呢?這樣永無休止的爭吵,會不會讓幼兒變得粗暴及富于攻擊性呢?這會不會在他的心靈上留下創(chuàng)痕呢?如果你身為父母,一定會如此憂慮。

  對幼兒之間的爭吵,成人們當然無法憑兒時的記憶來判斷其嚴重性,所以,家中有這種年齡的小孩時,雙親就必須針對這件事好好探討一番。

  1.吵架的對象

  “像那種愛吵的小孩,你干嘛還跟他玩?你自己一個人在家里玩不是很好嗎?”

  當孩子哭著跑回來時,父母可能會說出這種氣話。其實,孩子吵架的原因都是那么幼稚可笑、不值一提,而且過不了幾分鐘,他又會忘掉剛剛發(fā)生的事,興沖沖地準備再去找對方玩。

  “真搞不懂,剛剛才哭著回來,口口聲聲說:‘不跟他好了’,現(xiàn)在又要去找他!”

  然而,這只是大人的判斷,事實上,他們極可能是很投機的朋友。如一位學者所說:“愈是要好,愈是愛吵,吵得愈頻,感情愈親密。”

  幼兒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會毫不客氣地主張自己的意見。所以他們吵的原因并非由于起沖突,或是彼此合不來,而是因為太過要好了,又天天玩在一塊兒之故,與成人們平時客客氣氣,一旦起了爭執(zhí)就拉下臉來六親不認的情形大異其趣。

  2.喜當仲裁、好加禁止

  有些成人一看到小孩爭吵,不問明原因,立刻前去加以禁止。表面上看來,好像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方法,其實并不然。

  小孩吵架是因為不滿才引起的,如遭到大人的禁止,內(nèi)心自我意識不得伸張的忿慨將會升高。

  3歲幼兒已稍能了解他人的立場主張,所以吵架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機會,應(yīng)該讓他試著學習在自己與他人之間調(diào)整立場與主張,除非幼兒動作粗暴、以大欺小,或有打傷對方之處,否則成人沒有必要加以禁止。

  被雙親嚴禁與人吵架,不管碰到什么不平都隱忍下來的孩子,可能會被小朋友們認為“懦弱”。事實上,發(fā)揮自制心,不管別人做了什么都要忍耐的階段,應(yīng)該是在小學二年級以后。在幼兒的社會里,這種道德是行不通的。

  成人還有一種習慣是很要不得的,那就是一遇到小孩吵架,就想當仲裁者,并質(zhì)問:“是誰先出手的?是為了什么吵架?”

  3歲幼兒之間的吵架,并不能區(qū)別孰是孰非,萬一處理不當,勉強讓個性倔強的孩子俯首認錯,對他是很不公平的;而且,排解失當?shù)某臣埽芸赡艹蔀檎T發(fā)下一次吵架的導火線。

  如果真的必須禁止他們吵架,可以對其中一人說:“我們到那里去玩!”然后將他抱走,或說:“小明,你去拿那個東西來!小華,你去拿××來!”以別的事物引開他們的注意力。

  3.喜歡教訓

  在吵架之后,把當事者叫到面前痛斥一番,這對幼兒是不適合的,除非他們已經(jīng)長大了。

  根據(jù)專家研究的結(jié)果,曾被教訓過和未曾被教訓的孩子比較起來,未曾被教訓的幼兒較少吵架,即使吵架也較容易和好。

  孩子會借著吵架,慢慢發(fā)展他的社會性。

  一場頭頭是道,理直氣壯的教訓之后,或許能使教訓者本身感到心滿意足,但是對幼兒卻毫無幫助。

  4.如何預(yù)防吵架

  話雖如此,吵架并不值得鼓勵,成人如果能事先加以預(yù)防當然最好。

  因為,較狹窄的游戲場所、不夠分配的玩具、大人的袒護都容易引發(fā)吵架,還有,孩子的體力無法消耗時,也比較容易吵架,這些都是可以事先預(yù)防的。

  幼兒吵架最常見的原因,是東西被搶,或搶了他人的東西之類的所有權(quán)問題,其次才是身體攻擊,第三則是沒有朋友引起的吵架。

  特別愛吵架的孩子,必有其特殊原因,無論如何必須設(shè)法找出其原因。在家中時常受到體罰的孩子,有時會變得粗暴,動輒與人吵架。

  必須注意的一點是,絕對不能當著許多孩子面處罰或教訓幼兒,這樣容易造成幼兒的自卑感或優(yōu)越感,也會讓小朋友們誤認為他是頑劣的壞孩子,而排斥他。

  幼兒吵架是因為社會性尚未成熟,智能的發(fā)育未臻完善,自我意識強烈,以及不懂體諒他人的立場等,這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現(xiàn)象,成人絕不可讓他們產(chǎn)生罪惡感,或一味強調(diào)其野蠻性。由吵架當中,幼兒可學習到一些社會上不成文的規(guī)定及道德。

還有疑問嗎?請留下您的問題,15分鐘內(nèi)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