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說來,臨產時,子宮收縮有力、骨盆大小合適、軟產道正常,可以順利生產。在胎兒娩出后2小時內產婦陰道流血較多,出血量在100毫升左右,這屬于一種正?,F(xiàn)象。所以,產婦不宜過于擔心。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分娩后的24小時之內再發(fā)生大量的陰道出血,且出血量超過400毫升,在產科醫(yī)學上稱為“產后出血”。產后出血是引起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產科常見而又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生率占分娩總數的1%~2%。因此,一旦出現(xiàn)上述情況,不可粗心大意,必須請醫(yī)生診斷治療,以免耽誤病情,留下終身遺憾。
分娩是人類繁衍生息必然的生理過程,經過漫長的10個月,正像瓜熟蒂落一樣,必須經過分娩的途徑,才能順利完成分娩任務。其中,產道是胎兒從母體娩出的通道,分為骨產道和較產道兩部分。在正常的情況下,隨著產程的進展,產道逐漸地擴張、微血管隨著撕裂,胎盤的剝離,子宮壁血竇還未完全關閉,從而會引起產中適量的出血。
產后出血對產婦的影響,主要是由失血量的多少和產婦本人的情況決定的。如果出血不多或產婦身體強壯、耐受力強,一般不會留下后遺癥?,F(xiàn)代臨床產科醫(yī)學認為,正常產婦的失血量為150~300毫升,如果在生產中細節(jié)問題處理得及時,方法得當,效果較好,出血量還可減少到60~150毫升。
從產婦保健的角度講,婦女懷孕以后,體內發(fā)生了許多代償性變化,包括水分和血容量增多,血液稀釋,這些變化對產婦在分娩時出血量進行了調整和補充。只要定期做好產前檢查,未發(fā)現(xiàn)問題,不會影響產婦產后的身體保健。